影石老板给员工撒钱引争议,视频被疯传,公司紧急道歉“灭火”
2025-08-16 17:39:29
  • 0
  • 0
  • 0

作者:龚进辉

8月14日晚上,为了庆祝自家全景无人机影翎Antigravity A1开启公测,影石创新掌门人刘靖康与无人机项目团队百余名员工(以研发人员为主)在公司深圳办公室内举行小规模团建活动。期间,他以个人薪金通过现金红包派发的方式参与互动,据说当场撒了20万,非常任性豪横。

发钱的和收钱的都很开心,这本事好事一桩,但发到网上引发舆论热议后,对影石品牌形象却成了一件坏事。昨天,一段刘靖康给员工撒钱的视频在网上疯传。视频显示,他从高处向楼下员工抛撒现金,员工争相接钱,现场气氛热烈。但让刘靖康始料未及的是,此事引起不小的争议,网友态度不一。

有人觉得影石老板豪爽,发钱是很直接的激励,但也有人质疑刘靖康是假大方,看似挺热闹,但实际上每个人拿不到多少钱,更有人吐槽其激励方式,直言像在施舍,甚至有点羞辱人的意味。整体来看,网友对刘靖康给员工撒钱观感不佳,认可的少,反感的多。

在我看来,刘靖康的出发点是好的,通过撒钱来犒劳辛苦已久的团队,但方式方法欠妥,给人留下一种自带暴发户心态的刻板印象。考虑到他治下的影石2个月前刚上市,作为上市公司一把手,刘靖康的一言一行,都代表公司形象,很容易被放大解读,稍有不慎就可能给公司带来负面影响。

显然,刘靖康大手一挥,风风火火给员工撒钱的行为考虑不周,有点玩过头了,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意识到这一问题后,影石董事会迅速发布公告来“灭火”,在还原事情来龙去脉之余,重点进行道歉、反思。

“公司已全面检视内部管理行为规范漏洞,立即强化相关行为规范,对员工及管理层进行教育,确保全体员工和管理层在任何场合的言行均能符合上市公司公众形象的要求。”影石方面还表示,再次对本次事件造成的社会舆论影响表达歉意,公司将持续深化规范措施,努力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带来更好的回报。

随着影石董事会的道歉,这场不大不小的风波或将就此平息。或许,刘靖康此举并非出于刻意营销的目的,却意外起到出圈的效果,一夜之间便让所有人都知道影石已涉足无人机市场,将对后续业务冷启动起到明显助力作用。毕竟,黑红也是红。据悉,影翎Antigravity A1由影石和第三方共同孵化,预计明年1月发售。业内人士猜测,其定价区间可能落在4999-6999元,直接卡位大疆Air系列。

表面上看,影石杀入无人机市场,是看到客户需求未被满足,仍存在拍摄视角单一、操作门槛高等痛点,而这是一味卷参数所无法解决的。但实际上,影石迫切渴望把无人机打造成新的增长引擎,从而为公司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原因很简单,其仰仗的全景相机业务天花板并不高。

自2018年起,影石全景相机一直位居全球第一,在2023年全球消费级全景相机市场中,更是占据67.2%的份额,远超日本理光、GoPro。尽管如此,全景相机市场容量较小是一大硬伤,2023年全球全景相机市场规模仅为50.3亿元,2024年影石全景相机营收约30亿元。这意味着,即便影石占据100%市场份额,营收规模也仅为几十亿级别,难以突破百亿大关甚至更高。

而全景相机是影石不可或缺的营收支柱,贡献一半以上营收,其上限不高,将大大限制整个公司的发展前景,进而直接波及营收、净利润、股价等关键指标,明显不利于公司成长性。目前,影石市值接近900亿元,投资者都十分期待它能站上千亿市值,并彻底站稳,这要求影石在业务层面获得重大突破,否则可能步入下滑通道。

对此,影石自然比谁都更清楚自身处境,才会在招股书中明确提到公司面临的风险因素,“若未来行业市场容量增长受限且公司未能拓展丰富产品线和产品应用场景,公司业务增长将受到限制。”

因此,影石进军无人机市场势在必行,才会在上市后不久便加速上马。一方面,可以与现有业务形成协同效应,进一步扩大收入来源;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进攻代替防守,来应对大疆染指全景相机市场。据我观察,尽管影石无人机要等到明年才全面开售,但随着影石、大疆互相杀入对方腹地,双方大战进一步升级。

此前,影石、大疆已经在运动相机市场打得不可开交。7月底,大疆发布首款全景相机Osmo 360,售价2999元起,倒逼影石降价应对。7月31日至8月31日,影石全景相机推出限时特惠,最高折扣46%。其中,Insta360 X5标准套装降价500元后,售价3298元,Insta360 X4降价1000元后,售价2499元。

不难看出,在全景相机市场,面对后来者大疆,影石主要采取防守策略,通过降价这一简单粗暴也可能最有效的方式来留住用户。而等到明年影石无人机正式登场后,大疆又将如何因应,以及双方大战将如何演变,让子弹先飞一会,好戏即将上演!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